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申請入學,帶給孩子們什麼?

【申請入學,帶給孩子們什麼?】

今天大學個人申請算是全部放榜了,每年到了這時,就是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撇除基測、會考外,對於高中生來說,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考試。然而個人申請有太多主觀因素和機運在裡頭,是否真的能測出學生真正的潛質與適配性,說實在我持保留的態度;特別當我看到很多學生的投機(學測成績黑馬、審查資料華而不實、家長或外包商代工、口語表達表面效度好),比踏實的學生取得更好的升學成果時,說實在會有些為踏實的孩子感到不平。

雖然我很清楚,某種程度上來說,「懂得生存」其實也是很重要的生活任務。

這兩天,幾個孩子紛紛因為落榜、備取很後面來到輔導室找我晤談。有的孩子異常冷靜,但不難看出其中的落寞與生氣;幾乎都提到了在面試時教授與之相談甚歡,甚至說出很期待在課堂上看到他們,審查資料也很高分,但口試成績低到一個不行。對於我來說,我經歷過很多面試,我曉得面試的主觀因素與落差是很常有的事,我也曾埋怨過,但對初次參與面試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對人性很重大的打擊,甚至是對該名校系的懷疑。

我擔心的倒不是他指考振作不起來,而是在諮商室裡,那些哭泣的背後,多少的疑惑、不信任、害怕、失望、無助、生氣,還有孩子怎麼知覺這個複雜的世界…。另外令我擔心的是,這些投機的孩子,又是怎麼知覺這個世界,怎麼看待這次的成功與往後的生活?

【多元入學卻不能適性發展?】

這其實是我一直覺得輔導學生時感到無力的部分。學生選校不選系似乎是常態,但可以感覺到的是孩子們在選擇的背後,其實都是價值觀的形塑,包括了社會聲望與評價、家人的期待、同儕與老師的口耳相傳…等。

案例一:已經考上清交電機資訊方面的超熱門科系,但卻為了要有臺大一流學府的光環,放棄正取資格要再拼一次臺大。在進一步深談下去,發現孩子雖然有遲疑,也不想再受指考壓力一回,但那不得不念臺大的信念卻是這麼地強烈推著孩子硬著頭皮往前走。家人的期望與批評:「你難道就要這樣妥協了嗎?」是我最常聽到的。申請上了又不讓孩子去念,那這段時間的努力又是為了什麼?

案例二:因為堅持想念某些校系,而其他名校系都放棄不報考,到最後高分落榜,反過來被老師、同學、家長酸說當時的決定是錯的。每當孩子說到這樣的故事時,格外令人心疼。其實細問這些孩子,他們對於自己未來要念的科系、領域、發展都有頗清楚的瞭解和資料搜集,但在臺灣的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很少這樣為自己發聲、作決定甚至是和師長平行溝通的經驗,多半都無法取得諒解。然而,孩子們覺得最傷害他們的,是家長的不支持。

孩子在諮商室裡壓抑地吶喊著「我連自己想要的人生都不能選擇,甚至努力也沒機會,怎麼這麼可悲…」

【沒有彈性與空間,人格也受限】

從上面兩個案例,我認為最讓孩子無所適從的應該是大量的「雙重訊息」吧!然而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多元入學方向看似大開大學之門實質上高中端仍然功利主義地準備著這些甄試、教育部強調適性發展的政策方向但師長、父母又不斷傳遞名牌思維或好還要(有)更好的信念,申請入學倒底帶給了孩子們什麼?留下了什麼?是更寬廣的路?還是更拘限了孩子的發展呢?

當處處有價值評斷、優勝劣敗的比較時,就會不斷塑造出「什麼才是對的道路」,而師長、家長希望孩子好的期待是無止盡的,孩子們在追尋著那身邊重要他人認為的「好」追得好辛苦。這些年踏入高中工作,我看到孩子們有發展上的共通性,但我卻愈來愈覺得在這的升學制度下,愈來愈沒有自己的特色,反倒是學校行政、教育政策上不斷推陳出新,學生、家長、老師的舊思維不改變,教出來的孩子也就是受限,空有行政政策的變化又如何呢?若把孩子們辛苦追尋那些無止盡期待的力氣,放在他們適合、喜歡的方向上,會不會孩子的發展會更好呢?我們會不會多一些不一樣的人才呢?

【幫孩子拉自己一把】

孩子擦乾了淚水,勉強擠出笑顏,似乎告訴我不用擔心他會振作。但其實我看了很擔心、也很無奈。或許孩子會在這個挫折中成長,但又或許部分的信心與創意也就在這過程中逐漸被消弱。回到家裡,我心情還有些難平復,可能和自己的求學過程很相似(十幾年來根本沒變!?)但我卻收到孩子的來信:

「謝謝老師最後跟我說:不論你經歷了什麼,你還是○○○,你正在過你自己的人生,即使路上可能會有些孤單………謝謝你讓我知道我還可以努力為自己的夢想堅持下去」

要去撼動體制、挑戰家長的思維恐怕也不是我一個輔導老師能做的,我能做的也只是陪著這些困惑、受傷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與信心。接下來,這複雜的人生還得靠你們自己去體驗和挑戰了!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