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別讓工作不開心:內湖社區大學演講經驗分享

1月29日來到了內湖社區大學演講,想不到「別讓工作不開心」這個講題對社區民眾還算有吸引力。今天來的民眾從適應中的社會新鮮人、考慮轉職的輕熟女、面臨中年危機的大叔與職業婦女、甚至到快退休或已退休的企業主管都有。當聽講的民眾這麼多元時,其實當下我有些猶豫該和大家談些什麼。

我決定來做些暖身活動,讓下班趕來的大家輕鬆一下。這是之前在吳明富老師的工作坊中體驗過的活動。先請大家拿兩張紙出來,一張寫你目前的工作,一張寫你想要做的工作,然後和伙伴們分享這兩者背後的故事;接著請他們選擇一個想要讓大家認識自己的職業,開始進行「找自己」的活動,A對B介紹自己,B就變成了A,向C介紹自己是A,以此類推直到找到面前的人說出自己原本的名字與職業才算結束。

過程總有不順利與名字職業對不起來的狀況,特別有些大哥大姐虧年輕人記憶不太好的橋段製造了不少笑料。接著,我從「生涯即是生活」這個輔諮人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話開始,引導大家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認同與否,以及對照到自己目前的現實狀況作討論,沒想到這個部分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共鳴。聽著在座的老老少少說著自己被工作淹沒、回家被孩子佔滿所有時間,說到了「工作不全然等同於生活」時,新鮮人焦慮自己沒朋友、輕熟女覺得自己的生活只剩和朋友吃飯、大叔覺得沒想過這事想來有些轉不過來、職業婦女眼眶紅了,而屆退的前輩們則是大力贊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出乎意料地,前輩們開始為年輕人們抱屈,從經濟到時局的變化,句句撫慰了在座年輕一輩的心,反倒是挺有療癒而不致說教的過程。我歸納了大家談到的內容,不外乎想要為自己的生活多找一些「掌控感」,更符合自己對工作的「期待」,但卻忘了自己其實是在「生活」。直到這部分我才更能定焦下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衡,將會是後半段的演講重點。

於是,我從「工作價值觀」開始引導大家談談工作情緒的調適經驗為何,這時覺得多元的聽眾反倒是一個助力,從不同的角色如何看待衝突或委屈以及因應的方式,並從這個地方帶出一些非理性信念的概念,從大家的表情中好像也各自找到了一些共鳴以及認同的部分。然而,從這群工作者的分享中,我聽到了「歸屬感」與「效能感」是最渴望但也是最沒辦法得到滿足的「需求」。
--------------------------------------------------------------------------------------

之所以會想和大家分享,是因為這是頭一次對社區民眾的演講,對於這樣未知的聽眾其實還蠻難準備的,講的東西幾乎跟準備的一點關係也沒有(昏倒);但回想當時焦慮的自己,其實是覺得我一個菜鳥等級的工作者,究竟能帶給大家什麼?甚至有點擔心自己真的能幫助大家「工作開心」或是「更成功」嗎?這種只能見機行事的感覺說實在很焦慮。

但從心理衛生的角度出發,把一些概念用很白話、生活化的故事和例子讓大家能瞭解和運用,其實也才是心理師作社區演講的主要目的。這次我試著花了些時間釐清了大家的需求與困難後,才能在後續的演講中回應到大家的需要。演講過後,反而覺得很有收穫的是聽見了各行各業的困境與真實面,以及每個角色背後所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也看到大家能得到一些啟發和安慰,好像也就達到了「別讓工作不開心」這個主題的目的了。

心得:對自己所受的訓練與知識要有信心,知識不會不夠只是能不能準確地運用與傳達;把握自己的角色與功能,保有彈性與空間,傾聽你的聽眾需求。

-------------------------------------------------------------------------------------

後記:爸爸媽媽們演講後更有興趣的話題是:身為高中輔導老師的我,會怎麼建議他們孩子的生涯選擇。從選高中還是高職、大學要選有興趣的還是熱門科系甚至到親子溝通,這個部分我就拿手得多了,特別是幾乎每天工作都會談到「放心還是放手」的議題上,主辦單位說不如下次來講這個主題好了XDDD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單一性別學校性別平等教育有待努力

一方面身為輔導老師的我這三年工作下來,接到不少學生的反映與投訴,並沒有獲得相關單位的重視與處理;二方面希望往後能儘量不要再有孩子受到性別歧視與不友善的對待;加上最近教官在輔導室外的空地上基本教練與槍械操作的課程,我聽到了許多性別刻板印象與充滿性別歧視的用語,因此昨天在充滿歡愉氣氛的校務會議上,我實在忍不住舉手發表意見。
一向沉默寡言(因為都在跟學生和家長講話)、默默做事(尚不在座位上就被認為很閒?)、第一線處理學生和家長情緒的輔導人員(大家都不想接情緒性的電話或學生問題直接轉輔導室比較快),確實有必要讓全校同仁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以及我們看到的危機!雖然同事後來跟我說實在我說得太平和了…但其實我心中是有很多情緒的。也正因為我是學校裡的菜鳥,所以我的發言似乎引起了老師們的專注,至少原本像菜市場的會場都安靜下來了。
其實我覺得老師們在融入性別平等教育或特別針對性教育開講其實都是美意,特別有些學科的課程中有既定的教材是關於性與性別相關議題,像是公民、生物、健護…等;但如果真的沒有把握自己的課程活動是有助於提升學生性別意識,甚至是自己的性別意識都不夠且不自覺的話,反而會變成因為教師權力位階對學生的壓迫與霸凌。我在會議上提醒老師們四件事:
其一,課程與教學上對性別意識較沒把握的話輔導老師們都很願意和老師們討論或提供資源,之前和健護、公民科的老師們合作邀請同志諮詢熱線以及臺大學生會到班與談和分享的效果就相當不錯,至少拓展了孩子們對多元性別的瞭解;
其二,須特別留心用語與態度可能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影響,不能因為是男校就認為什麼事都能談、什麼事都可以不修邊幅,像是先前就有老師在課堂上明明是想談尊重性取向與婚姻平權的時事,卻變得是自己的恐同批判大會,後續引發的效應更是讓同學們變本加厲地跟著起鬨、嘻鬧,讓班上隱身的同志學生自我概念受到極大的衝擊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年輕的生命有多大的影響不可不慎;
其三,學生不願意談的事情就不要在課堂上逼迫學生分享,永遠都要注意自己是否濫用了教師的權力,特別是學生的性取向、性經驗等個人隱私;
其四,性騷擾與性霸凌的定義再提醒,希望老師們要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也希望校方遇到這樣的事件不要一味地認為是學生需要輔導,最需要輔導的其實是老師們!否則這簡直是一種集體霸凌!如果連第一線的教育人員都沒辦法讓孩子安心成長,實在有違「教育」兩字引出良善良知的美意!
最後,根據人們不見棺材不掉淚的特性,我特別強調如果今天學生們真的投訴性平會或是1999的話,依法老師們恐怕會有後續處理之虞。在場一些資深老師和職員們這時都抬起頭來了!其實我並不是要恐嚇大家,也並不是要大家尋求自保乾脆什麼都不要談,而是要用更謙卑的心去設想我們的權力運用與影響力,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育人員要做的應該不只是看到在頂端孩子們(衝75級分、考上臺大)看見每個孩子的美好並且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價值,才更是我們教育人員應該要做的事情,不是嗎?
發言完以後,其實自己有些心直口快後的焦慮,但沒想到會後餐敘時,不少平時沒有太多交集或是很資深的老師們竟然主動來詢問和討論性別議題與教學的事情。雖然我在發言時從那兩百對眼睛中也看到一些不友善和敵意的眼神,我也知道我的發言有針對校方與行政單位一定有讓人不開心;但如果回到我想要發言的初衷: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各式各樣的人和性格,是既存的事實,那麼我們要學習的不是怎麼排他和無視,而是「怎麼和大家相處」。站在這個立論點上,我知道我沒辦法改變別人怎麼想,但至少能引發少許的老師有共鳴,盡一份力把對孩子們的傷害降到最低,那也就足夠了!
或許我也有很多性別意識並不盡客觀和尊重,說話和做事情也不是很圓融,但我覺得對的事情需要堅持,圓融的話大家都只是會選擇性地聽或是忽略,年輕氣盛(也沒有很年輕了…)的我或許還需要再磨練吧!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審查資料實作工作坊


這三年在高中的工作經驗告訴我,通常學生都會在拿到學測成績單以後,才緊緊張張地趕工做書面審查資料,為了要讓孩子們提早作準備,這些年可說是花了我不少心力。第一次試著在學測前就辦理工作坊,跟孩子們談審查資料製作的技巧,其實更大的用意是覺得孩子們未來上大學也是需要用到這些技能啊!沒想到參與的學生還算是踴躍。

準備教材時覺得好像在上電腦課一樣,教學生文書編輯的技巧外,又可以順便做一些重要觀念的提醒,我自己是滿心期待地來講課,而且也希望這回真的可以減輕同仁們在寒假開學過後書審個別諮詢超級高峰量的負擔。(一直都覺得該去買台抽號碼牌機和叫號機了!)

有趣的是,學生對於原來word這麼好用嘖嘖稱奇,整場像日本綜藝節目一直「嘿咦…」。不過我覺得最感欣慰的是,實作課程也讓學生體會到其實要做出好品質、用心的資料確實是很花時間,先前幾年的累積更是重要。有孩子懊悔地說,自己上了大學以後會好好安排生活的,因為現在自己需要有些資歷和學習歷程時卻是空空如也。另外的抽樣訪問中有學生說:「回去會跟同學分享考完學測要好好做書審不能打混了!」希望今年開始能夠帶動學生提早作準備的風氣,那也是對自己高中學習階段回顧與負責的展現呀!

不過身為輔導老師,有鑑於最近實在太多身心壓力的個案如雨後春筍(冬筍?)冒出來,還是建議學生考完試先休息幾天出去散散心放鬆一下再戰吧!畢竟這種焦慮的心情,此刻博士班期末報告完成度極低的老師我,真的可以深深地體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