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別讓工作不開心:內湖社區大學演講經驗分享

1月29日來到了內湖社區大學演講,想不到「別讓工作不開心」這個講題對社區民眾還算有吸引力。今天來的民眾從適應中的社會新鮮人、考慮轉職的輕熟女、面臨中年危機的大叔與職業婦女、甚至到快退休或已退休的企業主管都有。當聽講的民眾這麼多元時,其實當下我有些猶豫該和大家談些什麼。

我決定來做些暖身活動,讓下班趕來的大家輕鬆一下。這是之前在吳明富老師的工作坊中體驗過的活動。先請大家拿兩張紙出來,一張寫你目前的工作,一張寫你想要做的工作,然後和伙伴們分享這兩者背後的故事;接著請他們選擇一個想要讓大家認識自己的職業,開始進行「找自己」的活動,A對B介紹自己,B就變成了A,向C介紹自己是A,以此類推直到找到面前的人說出自己原本的名字與職業才算結束。

過程總有不順利與名字職業對不起來的狀況,特別有些大哥大姐虧年輕人記憶不太好的橋段製造了不少笑料。接著,我從「生涯即是生活」這個輔諮人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話開始,引導大家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認同與否,以及對照到自己目前的現實狀況作討論,沒想到這個部分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共鳴。聽著在座的老老少少說著自己被工作淹沒、回家被孩子佔滿所有時間,說到了「工作不全然等同於生活」時,新鮮人焦慮自己沒朋友、輕熟女覺得自己的生活只剩和朋友吃飯、大叔覺得沒想過這事想來有些轉不過來、職業婦女眼眶紅了,而屆退的前輩們則是大力贊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出乎意料地,前輩們開始為年輕人們抱屈,從經濟到時局的變化,句句撫慰了在座年輕一輩的心,反倒是挺有療癒而不致說教的過程。我歸納了大家談到的內容,不外乎想要為自己的生活多找一些「掌控感」,更符合自己對工作的「期待」,但卻忘了自己其實是在「生活」。直到這部分我才更能定焦下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衡,將會是後半段的演講重點。

於是,我從「工作價值觀」開始引導大家談談工作情緒的調適經驗為何,這時覺得多元的聽眾反倒是一個助力,從不同的角色如何看待衝突或委屈以及因應的方式,並從這個地方帶出一些非理性信念的概念,從大家的表情中好像也各自找到了一些共鳴以及認同的部分。然而,從這群工作者的分享中,我聽到了「歸屬感」與「效能感」是最渴望但也是最沒辦法得到滿足的「需求」。
--------------------------------------------------------------------------------------

之所以會想和大家分享,是因為這是頭一次對社區民眾的演講,對於這樣未知的聽眾其實還蠻難準備的,講的東西幾乎跟準備的一點關係也沒有(昏倒);但回想當時焦慮的自己,其實是覺得我一個菜鳥等級的工作者,究竟能帶給大家什麼?甚至有點擔心自己真的能幫助大家「工作開心」或是「更成功」嗎?這種只能見機行事的感覺說實在很焦慮。

但從心理衛生的角度出發,把一些概念用很白話、生活化的故事和例子讓大家能瞭解和運用,其實也才是心理師作社區演講的主要目的。這次我試著花了些時間釐清了大家的需求與困難後,才能在後續的演講中回應到大家的需要。演講過後,反而覺得很有收穫的是聽見了各行各業的困境與真實面,以及每個角色背後所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也看到大家能得到一些啟發和安慰,好像也就達到了「別讓工作不開心」這個主題的目的了。

心得:對自己所受的訓練與知識要有信心,知識不會不夠只是能不能準確地運用與傳達;把握自己的角色與功能,保有彈性與空間,傾聽你的聽眾需求。

-------------------------------------------------------------------------------------

後記:爸爸媽媽們演講後更有興趣的話題是:身為高中輔導老師的我,會怎麼建議他們孩子的生涯選擇。從選高中還是高職、大學要選有興趣的還是熱門科系甚至到親子溝通,這個部分我就拿手得多了,特別是幾乎每天工作都會談到「放心還是放手」的議題上,主辦單位說不如下次來講這個主題好了XD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