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高中生涯輔導工作的困境與突破

今天沒有要戰專任教師是否寒暑假要上班的事,也沒有想要戰教師憑什麼放寒暑假這件事,因為我相信大家看到認真與不認真的老師都是事實。所以,今天想說說的是自己這幾天、甚至是這近三年來專任工作下來的心得。
學生放假後的這幾天我在幹嘛呢?除了學測考完陸續有高三學生來諮詢升學準備或是回覆來信哭訴考壞心情的學生們,同時忙著規劃下學期的行政業務,還有手邊一堆未整理的評鑑資料,準備下學期要給學生們參考的升學資料;今天身體不太舒服沒去學校,但一整天下來還是寫了近十封下學期生涯與升學講座、模擬面試委員的邀請信函,真的是頭昏眼花了!我相信這也是很多輔導老師的生活寫照。

其實我常在想花這麼大的力氣與經費作生涯和升學活動的規劃但輔導室始終是個弱勢單位是怎麼回事,除了在上位者看不見(忽略?!)輔導老師的努力,更明顯地且讓輔導老師們有感的是孩子們在課餘時間參與講座的意願很兩極,甚至是愈來愈少人願意來參加。反倒是其他處室邀請業界名人、導演、藝人、夢想實踐冒險者、顛覆傳統生涯進路者的講座場場爆滿。這讓我反思到幾個部分:

一、學生的需求(胃口、口味?!)與關注的焦點不同了。
二、我們在做的較符合家長的需求和期待,但家長要的一定比你做的還要多更多!只是人力與經費就是有限的這件事是沒辦法作為理由和家長溝通的。若家長向上層反映時,又會變成是輔導老師的業務加重,真的是戰戰兢兢。
三、資源分配的落差,輔導室能運用的經費真的很少,即使我們在業務之餘 很努力地寫計畫提專案計畫的申請,內容或經費又被刪改得快不認得這是我申請的…
四、輔導人員自己能不能跳脫升學輔導=生涯輔導的框架束縛。
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並不是否定目前在做的生涯輔導工作是無效無用的,這些升學輔導固然也是有其價值,但那不是全部!我認為若是沒辦法去權衡與疏通上述四點時作出調整,這些系統內的共業往往是輔導老師照單全收。

然而,當我自己冒出「反正也不能改變什麼,撐過去就好吧!」的念頭時,其實又疲憊、無力且又有罪惡感,因為我所認知到的「生涯」並不全是自己這三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啊!

但我更不喜歡的是用「工作哪有可能盡如人意」來帶過這種壓抑與受限的狀態。我覺得這樣的狀況不是不能改變只是會很辛苦,因為需要在工作忙碌之餘更積極地去經營與其他處室同仁、甚至是家長會的人際關係,讓大家瞭解我們在做些什麼以及我們的困難是什麼,這並不是在「裝弱或示弱」,而是呈現困難的事實以及與尋求幫助。需求與期待永遠是會變化與無止盡的,但人際關係是面對這些很重要的資源,若輔導人員始終在賣命作事卻沒辦法讓大家都滿意(包括自己也不滿意),那輔導工作該怎麼永續經營下去呢?

後記:我不諱言自己念博班並不是真的那麼想要走學術路線(也許正是動機如此才覺得念得很痛苦吧…)只是覺得在臺灣各領域似乎都很需要有人脈與資源為基礎,加上資歷和學歷作為加分,才能夠去改變一些現況。這些年讓自己好好地磨鍊、學習、累積、蘊釀,希望自己要秉持初衷不要被環境消磨掉對這份工作的熱情,然後期待未來能夠站在一個相對有機會與力量的位置去發聲,也很希望輔導伙伴們能一起勇於承擔這樣的責任,創造一個更能與自我專業認同一致的環境,也能提供有品質的輔導諮商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